聯系我們
安裝指南
***部分 雙卡壓管件的安裝
安裝作業前的準備工作:
薄壁不銹鋼管道安裝時,可能用到的安裝工具如手動泵、電動泵、鉗座、卡壓鉗口、活接連接用的扳手、管鉗、卷尺、割刀、手磨機、劃線筆、肥皂水或硅油等等要盡可能備有。
管材切斷作業步驟:
1、 接合施工圖及現場的狀況,用米尺或其它測定工具,計算出管材實際需要的長度,并在需要切斷的部位畫出切斷線。
2、 切斷時,用虎頭鉗等固定器具,確實管材固定后再行切割。DN15~DN50的管材使用不銹鋼專業割刀,管的切斷面應保持真圓,切斷線應與管軸心成直角。切斷時旋轉兩圈再略緊刀片再旋轉兩圈直至切斷,不可用力過猛導致將管切成扁平或橢圓,否則會切壞管端不能插入管件或者插傷膠圈;DN65以上的管材切割后一定要用手磨機清除內外毛刺,并且開適當外坡口以避免插傷密封圈。
3、 切斷的地方,請用抹布或柔軟的布類將管表面的油、雜物或泥土完全擦拭干凈。
4、 切斷面的鐵屑、毛邊應用銼刀或適當工具完全清除,以防鐵屑、毛邊在插入接頭承口時刮傷橡膠O型密封圈及其它附屬品。
壓接作業步驟:
1、 確認O型密封圈是否安裝在正確的位置上,密封圈如果破損一定要更換,附著于壓接接頭零件及管上的油、泥、塵埃等異物,應擦拭干凈,管端部及壓接接頭零件的膠環有異物附著時,接合后可能發生漏水,請勿使用。
2、 在插入管件之前,要在管材上做深度的的標記線,防止沒有插到位卡壓;將壓接接頭,對準鋼管緩慢旋轉筆直插入到底部,應避免偏向插入而損傷密封圈。插入后,一定要確認端面是否與核對線一致。
附表1:管件插入長度基準值
公稱通徑,DN | 插入長度基準值 |
15 | 24 |
20 | 28 |
25 | 33 |
32 | 42 |
40 | 47 |
50 | 49 |
65 | 66 |
80 | 83 |
100 | 94 |
3、 有支架的配管,應于壓接接合前,裝好配管的支架再行壓接,不然會因壓接工具接合時的力量弄彎配管。安裝管線支架時,如果采用碳鋼類支架,一定要對管線做絕緣處理以防止電位差腐蝕反應。外包保溫棉需要做防腐處理,一定不能用含有氯化物氯離子鹵素等對不銹鋼有腐蝕的膠水及其它材料,304不銹鋼在有氧環境下可以抗200ppm氯離子或者2ppm余氯腐蝕。
4、 壓接時,卡鉗鉗口一定要與管材管件軸線成垂直放置,并且將管件凸環放入鉗口的凹槽內卡壓。環模合模出前后的銷釘必須放進推缸前后爪的銷釘定位槽內,以免頂斷銷釘。操作人員只能站在油管一側,不能站在鉗口前面。1使用手動液壓泵時,壓力設定為輸出恒壓45MPa,檢測標準為觀察上下鉗口合縫,在加壓一至兩下即可;2使用電動大型卡壓工具時,連接油管和快速接頭不能沾污,否則污物進入油路系統影響工具正常使用,連接好主機和液壓缸,先開電源再旋緊卸壓閥,待壓力表升到45MPa左右,或者主機自動跳壓,再打開卸壓閥,然后關閉電源,待完全卸壓即可拆卸鉗頭。
5、 萬一配管彎曲且必須回直時,應修正管路的部份,不得對壓接零件端施力以彎曲。
6、 接合的部位如發生松動,請在同一地方,再度壓接一次。
7、 每次卡壓完畢要檢查卡壓成型效果,不能出現卡壓不到位或者管材卡壓嚴重凹陷。目測為管件端口和管材貼合密實,專用六角量規能通過六角壓接部位。
8、 整個管線安裝完畢后,應進行試壓,用水試壓時,水壓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水泵必
9、 須有自動排空裝置,以清除管道內的空氣,影響試壓精確度。
10、 管線安裝完畢建議用3%高錳酸鉀消毒,嚴禁采用漂白水之內的消毒,并且消毒完畢一定用清水沖洗干凈,如果短時間沒有投入使用,一定要用壓縮空氣將管內殘留的水吹出來。防止管內無氧與其它介質產生腐蝕反應。
第三部分 雙卡壓工具使用說明
一、卡壓工具使用說明
Ⅱ型工具(中型手動工具,DN15~50使用) | |
Ⅱ工具主體 | |
①—壓力桿:上下壓動而產生油壓動力; ②—止回閥:控制液壓油的流向; ③—放氣閥:新工具使用時用來放油槍中的空氣; ④—油管:用于連接油槍和鉗頭。 | |
Ⅱ工具鉗頭 | |
①—耳架:按耳架方向放置下鉗口,用插銷與上鉗口連接在一起; ②—插銷孔:放置插銷,固定連接部件; ③—定位孔:放置下鉗口定位銷; ④—油嘴:連接油管; ⑤—插銷:連接鉗頭用。插銷上一般都含有鋼珠卡簧,以保證插銷不被脫落中。 | |
Ⅱ鉗口 | |
①—成型模塊:在卡壓操作時,控制卡壓部位成型; ②—插銷孔:放置插銷,固定連接部件; ③—定位銷:在下鉗口裝配在鉗頭上時,起到定位作用,防止位置偏移。 |
Ⅲ型工具(大型電動工具,DN15~100均可使用) | |
Ⅲ型工具主體 | |
①—電源關開:啟動和關閉電源; ②—壓力表:顯示工作壓力,防止液壓工作壓力過高或過低; ③—油嘴:連接油管用; ④—回油管:在油泵卸壓后,液壓油回到油箱內; ⑤—止回閥:用來控制液壓油的流向; ⑥—油箱:提供和儲備液壓油。 | |
Ⅲ型環壓鉗座 | |
①—環壓鉗座:用于承托環壓模進行推壓; ②—手把:支撐環壓鉗座; ③—油壓頂桿:通過油壓頂桿向前推進實現環壓; ④—油管接頭:用于連接高壓油管的快速接頭。 | |
Ⅲ型環壓模 | |
①—環壓模:用于DN65~DN100的卡壓式管件的壓接; ②—扣板:用于扣住環壓模左右兩部分; ③—插銷:壓接時放置于環壓鉗座頂桿凹槽內,通過頂桿滑動來推動插銷前進,實現管件與管材的壓接。 |
二、電動液壓泵使用說明(DN65~100)
1、CJB-630電動液壓泵,使用前應松開加油蓋,注入10#機械油或15#液壓油(注意:嚴禁使用其它型號油品,會導致液壓系統內部損壞)。連接上油管(一端接上環壓鉗座接口,一端接上電動液壓泵油路出口),再插入220V電源。
2、將環壓模套住卡壓管件,扣上扣板,再放進環壓鉗座里,使環壓模的插銷對準鉗座油壓頂桿上的凹槽位置,擰緊電動泵中的油缸旋鈕開關,然后按動電源開關,使壓力表至25~30Mpa,再停止電源,松開電動泵上油缸旋鈕開關,使鉗座油壓頂桿退下一半。
3、再擰緊旋鈕開關,轉動管件30~50度使之錯位,避開環壓模上的盲點,再啟動電源,使壓力表至55~60Mpa,停止電源,松開旋鈕開關,頂桿退下,取出環壓模和管件。
4、檢查管件壓接處是否壓起兩個整圓,是否明顯縮徑變小,如符合要求則表明壓接完成;否則,按上述第三步驟重復一次便可。
三、卡壓操作前的準備工作與工具檢查
1、閱讀工具使用手冊,觀看學習卡壓操作示范影片。
2、檢查工具連接配合是否良好,特別是插銷、安全扣等重要部件要牢固。
3、檢查工具部件是否有裂縫和缺損。
四、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現象 | 產生原因 | 建議排除故障方法 |
油泵不上壓或壓力不足 | 止回閥未關嚴實或磨損 | 順時針擰緊止回閥,或更換止回閥鋼珠 |
油路或接頭漏油 | 找出泄漏點擰緊或更換接頭密封圈 | |
油箱內油量不足或液壓變質 | 加液壓油至9成(手動泵20#液壓油)或清理更換變質液壓油 | |
吸油閥或油路堵塞 | 清理吸油閥過濾網或油路 | |
活塞不復位或復位緩慢 | 復位彈簧卡死 | 用銅棒輕敲活塞桿,使其垂直復位 |
活塞桿端面損傷變形 | 用銼刀修圓變形部位,砂紙打光毛剌 | |
油管或快速接頭堵塞 | 卸開接頭檢修,清理通道,如發現接頭內頂針變形需更換 | |
鉗口卡壓成型效果不夠理想 | 鉗口滑動模塊損傷變形 | 用挫刀修圓變形部位,用砂紙打光毛刺 |
鉗口內部彈簧折斷變形 | 更換新彈簧 | |
鉗口內部進入雜物 | 卸開清理保養 |
五、工具的調試
工具在裝配完畢或幾個工作日后再次使用前必須在使用前進行調試,具體如下:
1、檢查工具各部件是否連接良好。
2、順時針方向關閉止回閥,啟動加壓裝置,隨著油壓的上升觀察鉗頭活塞桿是否上升,確認油泵(油槍)、鉗頭正常工作、上下鉗口合模。
3、逆時針松開止回閥,工具逐漸減壓,觀察鉗頭活塞桿是否正?;赜蛷臀?。
4、確認卡壓鉗口型號、規格與作業管件尺寸是否相符。
5、以上調試均正常即可進行卡壓操作,否則不得進行作業。
六、卡壓操作時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1、卡壓前要檢查插銷或耳掛是否完全鎖緊,要管卡處是否正處于凹槽內。
2、鉗口卡壓受力時,作業人員不得與鉗口在同一側面線上,應在鉗口正面操作切保持一定距離。
3、在空中作業時,工具下方不得有人,以防物體掉落。
4、保護好油管與快速接頭的完好程度,不得有雜物進入油路系統。
七、工具保養
1、作業完畢后要將工具擦拭干凈,整齊地放入工具箱,包括配套的插銷、鉗口。
2、要經常用油布擦拭工具,以防止生銹。
3、新工具***次使用10天換液壓油,之后每45天檢查油泵內液壓油的清潔度,發現渾濁和雜質,請及時過濾或更換液壓油,防止柱塞和泵體受損傷。
4、在進行工具換油保養的同時要更換上新的密封圈。
如果想了解工具怎么操作,可點開下列二維碼加入美美管業公眾號獲得相關視頻